解嚴後的農民運動,標誌著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後所積累的緊張關係, 也是臺灣農民回應時代挑戰的重要里程碑。為了讓社會大眾有機會深入瞭解農民運動的歷程、共同關心農業與農村的未來,在行政院農業部與客家委員會的共同支持下,財團法人稻草人基金會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為期兩周(12/08~12/22)的「農的 N 種可能性」主題特展。展出的內容分為解嚴後的農民運動、臺灣農村再生的特質與實踐經驗,以及農村未來的挑戰三大展區。
第三展區展示農村未來的挑戰,包括農村人口的高齡少子化問題、氣候變遷調適,以及農地再生能源等,揭示農村持續面對的各種挑戰。與此相應,目前所推動的 「綠色照顧計畫」、2040 農業淨零排放,以及農地綠能等政策,一方面為農村未來的樣貌注入新的可能性,但其中也有不少在技術、法規和執行機制上都需要再調適的地方。現場也邀請宜蘭慢島生活公司共同規劃互動體驗,以種籽落地發芽象徵人將生命力帶進農村,進而發展出農村的 N 種可能性。
解嚴後的農民運動,標誌著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後所積累的緊張關係, 也是臺灣農民回應時代挑戰的重要里程碑。為了讓社會大眾有機會深入瞭解農民運動的歷程、共同關心農業與農村的未來,在行政院農業部與客家委員會的共同支持下,財團法人稻草人基金會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為期兩周(12/08~12/22)的「農的 N 種可能性」主題特展。展出的內容分為解嚴後的農民運動、臺灣農村再生的特質與實踐經驗,以及農村未來的挑戰三大展區。